香港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成东南亚欺诈团伙洗钱渠道 监管加强在即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揭示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监管应对

香港作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其加密经济生态在官方优惠政策出台前就已蓬勃发展。线下门店、网络群组等形式的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商,与原生及海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商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代币兑换和出入金服务,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格局。

然而,区块链技术下虚拟资产的高度匿名性与无国界特性,也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大量与犯罪相关的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悄然流入香港加密生态,给经营者与普通投资者带来了资金污染以及法律与合规风险等诸多挑战。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近期,一位内地在校大学生赴港帮人跑腿换U的经历引发关注。这位学生原以为在香港交易虚拟货币是合法的,但后来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全被内地警方冻结。原来,他在香港期间通过网络平台结识一人,对方让他帮忙购买"U",并承诺给予跑腿费。

具体操作是,对方将人民币转到学生的内地银行卡,学生在当地兑换港币现钞后,前往香港加密货币找换店购买USDT,并让店员将虚拟货币转到指定钱包地址。然而,交易后不久,警方通知学生涉嫌诈骗。原来,对方每次转给他的钱都来自不同的受害者。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这实际上是一起典型的"卡接回U"式洗钱手法,与东南亚地区的有组织犯罪网络密切相关。通过对指定收U地址的资金分析发现,学生从指定找换店购买的2396枚USDT流入了一个长期与东南亚担保平台有业务往来的地址。这些担保平台为东南亚地区的非法网络博彩、黑灰产、洗钱、欺诈等活动提供服务。

该事件揭示了东南亚欺诈团体利用香港加密货币找换店进行资金清洗的恶性行为。其模式为常见的"卡接回U"手法,洗钱人员从欺诈受害者处收取法币赃款后,迅速在场外交易市场兑换为USDT,再转回给欺诈人员的区块链地址,并从中获取佣金。由于购买USDT需要较多的银行卡与实名信息,洗钱人员会提前招募大量兼职人员组成"洗钱车队"。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起洗钱事件并非孤例,而是一个高度产业化的大型洗钱团伙的冰山一角。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仅这一个洗钱车队就已经在香港通过同样的手法非法清洗了超过31万美金。考虑到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察觉的团伙活动,这类非法利用香港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商的产业化洗钱活动的实际规模可能更为巨大。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目前,香港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行业仍处于监管不完善阶段,不少平台因缺乏有效合规机制,成为诈骗资金洗钱的重要通道。香港金融服务及库务局在2024年2月发布了有关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服务的立法咨询文件,提出通过《反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建立场外交易商的牌照管理体系,以确保这些公司满足反洗钱和客户身份验证等合规要求。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随着香港即将出台针对虚拟资产场外交易的监管政策,场外交易服务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经营者需要系统梳理客户尽职调查流程和资金来源审查机制,全面排查业务中潜在的非法资金风险。同时,应积极了解即将实施的合规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与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的沟通,并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交易监控。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总的来说,香港即将出台的场外交易合规政策为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行业提供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内的经营者应当主动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合规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在香港这个加密经济繁荣的市场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深度 | 香港加密货币洗钱案曝光:东南亚欺诈产业渗透与OTC监管应对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无聊饭团vip
· 07-11 00:50
又是老套路了啊
回复0
WalletsWatchervip
· 07-10 05:14
监管不力才是根源吧
回复0
TokenUnlockervip
· 07-08 04:25
监管不住的。。就这
回复0
Crypto凤凰vip
· 07-08 04:25
监管来了,这波得重建心态[叹气]
回复0
TerraNeverForgetvip
· 07-08 04:24
这监管啥时候是个头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