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成東南亞欺詐團夥洗錢渠道 監管加強在即

robot
摘要生成中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揭示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監管應對

香港作爲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其加密經濟生態在官方優惠政策出臺前就已蓬勃發展。線下門店、網路羣組等形式的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商,與原生及海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商共同爲投資者提供代幣兌換和出入金服務,形成了獨特的市場格局。

然而,區塊鏈技術下虛擬資產的高度匿名性與無國界特性,也爲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大量與犯罪相關的加密貨幣,尤其是穩定幣,悄然流入香港加密生態,給經營者與普通投資者帶來了資金污染以及法律與合規風險等諸多挑戰。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近期,一位內地在校大學生赴港幫人跑腿換U的經歷引發關注。這位學生原以爲在香港交易虛擬貨幣是合法的,但後來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全被內地警方凍結。原來,他在香港期間通過網路平台結識一人,對方讓他幫忙購買"U",並承諾給予跑腿費。

具體操作是,對方將人民幣轉到學生的內地銀行卡,學生在當地兌換港幣現鈔後,前往香港加密貨幣找換店購買USDT,並讓店員將虛擬貨幣轉到指定錢包地址。然而,交易後不久,警方通知學生涉嫌詐騙。原來,對方每次轉給他的錢都來自不同的受害者。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這實際上是一起典型的"卡接回U"式洗錢手法,與東南亞地區的有組織犯罪網路密切相關。通過對指定收U地址的資金分析發現,學生從指定找換店購買的2396枚USDT流入了一個長期與東南亞擔保平台有業務往來的地址。這些擔保平台爲東南亞地區的非法網路博彩、黑灰產、洗錢、欺詐等活動提供服務。

該事件揭示了東南亞欺詐團體利用香港加密貨幣找換店進行資金清洗的惡性行爲。其模式爲常見的"卡接回U"手法,洗錢人員從欺詐受害者處收取法幣贓款後,迅速在場外交易市場兌換爲USDT,再轉回給欺詐人員的區塊鏈地址,並從中獲取佣金。由於購買USDT需要較多的銀行卡與實名信息,洗錢人員會提前招募大量兼職人員組成"洗錢車隊"。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進一步分析發現,這起洗錢事件並非孤例,而是一個高度產業化的大型洗錢團夥的冰山一角。在不到三個月時間裏,僅這一個洗錢車隊就已經在香港通過同樣的手法非法清洗了超過31萬美金。考慮到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察覺的團夥活動,這類非法利用香港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商的產業化洗錢活動的實際規模可能更爲巨大。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目前,香港虛擬資產場外交易行業仍處於監管不完善階段,不少平台因缺乏有效合規機制,成爲詐騙資金洗錢的重要通道。香港金融服務及庫務局在2024年2月發布了有關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的立法諮詢文件,提出通過《反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建立場外交易商的牌照管理體系,以確保這些公司滿足反洗錢和客戶身分驗證等合規要求。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隨着香港即將出臺針對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的監管政策,場外交易服務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合規壓力。經營者需要系統梳理客戶盡職調查流程和資金來源審查機制,全面排查業務中潛在的非法資金風險。同時,應積極了解即將實施的合規要求,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加強與監管機構及行業自律組織的溝通,並通過技術手段強化交易監控。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總的來說,香港即將出臺的場外交易合規政策爲虛擬資產場外交易行業提供了規範化發展的重要契機。產業內的經營者應當主動適應監管環境的變化,不斷提升合規水平,從而增強競爭力,在香港這個加密經濟繁榮的市場中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深度 | 香港加密貨幣洗錢案曝光:東南亞欺詐產業滲透與OTC監管應對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无聊饭团vip
· 07-11 00:50
又是老套路了啊
回復0
WalletsWatchervip
· 07-10 05:14
监管不力才是根源吧
回復0
TokenUnlockervip
· 07-08 04:25
监管不住的。。就这
回復0
Crypto凤凰vip
· 07-08 04:25
监管来了,这波得重建心态[叹气]
回復0
TerraNeverForgetvip
· 07-08 04:24
这监管啥时候是个头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