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Labubu與茅臺:新舊社交貨幣的對決與啓示
Labubu與茅臺:新舊消費時代的社交貨幣對比
近期,一份研究報告對比了新興玩具IP Labubu與傳統白酒巨頭茅臺,試圖探討這是否是消費週期的重演,還是一場深刻的範式轉變。
分析顯示,雖然兩者都具有社交貨幣的屬性,但Labubu的社交功能更多基於年輕羣體的共同興趣和價值觀,而茅臺則更依賴於權力和等級關係。這一差異反映了"新消費"與"傳統消費"的本質區別。
報告指出,類似茅臺,Labubu的母公司也面臨IP週期與投資屬性帶來的雙重挑戰。如果在Labubu與下一個熱門IP之間出現較長空窗期,公司的全球增長可能會放緩。
此外,監管風險和市場擁擠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兩大風險因素。當前資本集中湧入"新消費"領域的現象,與此前資金抱團消費藍籌股的情況頗爲相似,這種擁擠交易的脆弱性可能對估值產生巨大影響。
社交貨幣的代際差異
研究團隊認爲,Labubu與茅臺雖然都具備社交貨幣屬性,但存在明顯的代際差異。茅臺的社交功能更多體現爲"社交/商務潤滑劑"的生產力工具作用,而Labubu則代表着年輕一代對情感價值的追求,在數字化社交媒體時代爲消費者提供即時、細膩且可負擔的"多巴胺"體驗。
在消費者面臨"意義缺失"和壓力增大的數字化世界中,Labubu暗示着中國正從投資驅動模式向消費驅動模式漸進轉變。茅臺深深扎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其全球化進程仍處於早期階段,而與全球時代精神高度契合的Labubu已經取得了重大的全球成功。
社交屬性差異:茅臺的社交屬性更多依賴於權力和等級體系,主要服務於商務等場合;Labubu則代表年輕一代基於興趣和價值觀的社交,強調情感價值和即時滿足。
消費動因:茅臺可作爲"生產力工具"(商務潤滑劑),Labubu則滿足數字化社交環境下年輕人對情感價值和"多巴胺"式消費的追求,反映中國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型趨勢。
全球化進程:茅臺深植中國傳統文化,全球化尚處早期;Labubu則已在全球範圍內取得顯著成功,契合全球潮流。
!7378492
IP週期風險和投資屬性的雙刃劍
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研究也指出了Labubu母公司與茅臺相似的挑戰,即IP生命週期和產品投資屬性帶來的雙重考驗。
分析認爲,無論是該公司2025年的淨利潤爲80億元人民幣還是100億元人民幣並不重要,因爲它取決於Labubu的出貨速度。相反,重要的是如何平衡近期增長和IP生命週期。
報告認爲,作爲IP平台,該公司多元化的IP組合雖能分散風險,但Labubu對其全球成功至關重要。若Labubu與下一個爆款IP之間出現較長空窗期,其全球增長或將放緩。此外,亞文化的"主流化"在驅動增長的同時,也可能稀釋Labubu獨特的社交身分,從而疏遠其核心消費羣體。
報告注意到,Labubu的母公司正積極管理二手市場價格,以確保其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並爲新IP和產品的發布創造有利環境。近期Labubu毛絨玩具系列二手價格的回落,便被視爲公司主動管理供需動態的結果。
無法忽視的監管與市場擁擠
報告最後強調,監管和市場情緒是投資者必須正視的另兩大風險因素。
監管風險:茅臺始終受到價格管制和反腐倡廉運動等政策影響。同樣,Labubu的母公司也並非處於監管真空地帶。近期有媒體文章就提醒了市場相關風險。不過,分析師認爲,隨着該公司的消費羣體日益多元化,"主流化"降低了其在中國市場對未成年人的風險敞口。同時,不斷增長的海外業務(預計2025年將貢獻過半銷售額)也有助於對沖單一市場的監管風險。但該風險仍可能對公司基本面造成負面影響,或引發導致股價波動的"頭條噪音"。
"抱團"交易的脆弱性:資本市場每個週期都可能出現主導性的"擁擠交易"。2016至2021年資金湧入以茅臺爲代表的消費藍籌股,與當前資金集中於以Labubu母公司爲焦點的"新消費"領域頗爲相似。資金流和倉位的變化可能對估值產生巨大影響——茅臺的遠期市盈率曾在2021年初接近60倍,而目前僅爲18-19倍。盡管近期資金流向變化已對Labubu母公司等"新消費"股造成一定壓力,但報告認爲,在優質投資標的稀缺的背景下,這種"擁擠"狀況或將持續一段時間。真正的轉折點,可能需要等到海外市場高頻數據出現有意義的拐點,或者中國經濟強勁復蘇爲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時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