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Web3安全:資產自主權、智能合約、抗審查與錢包管理

安全:Web3 領域未來十年的核心話題

在 Web3 領域,"安全"無疑將成爲未來至少十年內最受關注的話題。這一議題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兩個方向上都存在着矛盾點。本文將從四個角度深入探討這一問題:資產自主權、智能合約安全、抗審查能力以及錢包安全。

資產自主權

去中心化系統在資產自主權方面顯著優於中心化系統,用戶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資產。這一理念在 DeFi 興盛時期曾是主流觀點,也引發了大規模的資產提取運動。

然而,隨着智能合約遭受攻擊和授權盜幣事件的頻發,我們發現資產自主權的提升並不必然意味着安全性的增強。許多普通用戶缺乏識別風險的能力,而在鏈上安全管理資產需要相當高的學習成本和經驗積累。

因此,新進入市場的用戶往往傾向於將資產托管給交易平台或機構,希望專業人士能夠更好地管理資產。這種做法雖然犧牲了資產自主權,但換來了中心化機構提供的托管服務。

目前,交易平台和鏈上系統吸引了不同的用戶羣體,各自都面臨着獨特的風險。鏈上自主管理資產雖然賦予用戶強大的自主權,但要求較高的經驗和風險管理能力。相比之下,委托交易平台管理資產雖然簡單,卻可能面臨中心化風險。沒有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關鍵在於了解風險所在並始終保持警惕。

智能合約安全

"風險總是潛伏在未知之中"

除了資產管理,從 DeFi 項目的角度來看,不可升級且權限分散的智能合約被認爲是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但這是否意味着絕對的安全性?事實並非如此。由於智能合約的代碼風險難以完全預測和模擬,一旦關鍵智能合約出現致命漏洞,而又無法進行中心化幹預,後果將不堪設想。DeFi 早期就曾發生過多起此類案例。

未來智能合約的安全性發展趨勢如何?按照去中心化的初衷,簡單的智能合約經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後,最先實現"固化",即完全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隨後,合約復雜度逐步提升。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復雜項目不可避免地需要在關鍵環節設置應急機制,以便在重大事件發生時減少損失(通常會通過各種權限約束來控制,防止過度中心化帶來的風險)。

因此,智能合約安全必須經受時間的沉澱和檢驗。目前針對 DeFi 安全性的質疑實際上是在質疑整個行業的未來。智能合約面臨的安全問題是未來所有鏈上項目,無論是 GameFi 還是 SocialFi,都將面臨的挑戰。DeFi 先行一步,只有在前期夯實足夠的基礎,後續發展才能更加順暢。

抗審查能力

抗審查能力是許多人容易忽視的方面,因爲大多數人認爲自己只是進行簡單的加密貨幣交易,與抗審查似乎相距甚遠。但事實上,只要經歷一次,就會深刻意識到抗審查的重要性。它直接讓你感受到,如果沒有去中心化,你的資金實際上並不能完全稱之爲你的資金。

在這一點上,抗審查能力與資產自主權是相輔相成的。去中心化管理在這方面確實優於中心化管理。

錢包安全

在鏈上存儲資產時,我們常接觸到冷錢包、熱錢包和硬體錢包。

冷錢包:簡單來說,就是私鑰在創建和管理過程中全程離線。用戶可以自行制作冷錢包,比如利用舊手機制作。這種方式目前從個人管理角度來看安全系數非常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妥善保管記錄助記詞的紙張。

硬體錢包:它與冷錢包不同。硬體錢包涉及多種硬件技術,私鑰生成通常也是離線的,但爭議在於提供硬件的廠商是中心化機構,理論上可能存在中心化風險。另一方面,硬體錢包在執行交易前通常需要額外的驗證步驟,類似於 U 盾或密保卡的保護措施。

熱錢包:這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錢包類型,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靈活。頻繁進行鏈上交互會增加錢包的授權和籤名次數,特別是如果授權了可升級合約,雖然當前可能沒有問題,但升級後的合約可能帶來新的風險,爲未來埋下隱患。

錢包的使用通常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配置。錢包安全本質上就是私鑰和權限的安全。

DEFI5.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分享
留言
0/400
Meme币操盘手vip
· 07-25 13:57
看好安全FUD
查看原文回復0
just_another_walletvip
· 07-25 13:57
用户管理门槛高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