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權益證明機制的未來發展方向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以太坊協議未來發展的文章。這些文章涵蓋了以太坊路線圖的六個關鍵階段,包括合並、浪湧、淨化、邊緣、清理和擴展。本文將重點探討第一階段"合並",分析權益證明機制的潛在改進方向及實現途徑。Vitalik 認爲,從工作量證明向權益證明的轉變是以太坊歷史上最重要的裏程碑。雖然目前的權益證明系統運行穩定,在性能和去中心化方面表現出色,但仍有改進空間。2023年的路線圖主要聚焦於技術特性的優化和經濟機制的調整,以應對中心化風險。## 合並階段的主要目標1. 實現單時隙確定性(SSF):將區塊最終確認時間從15分鍾縮短至一個時隙內。2. 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加快交易確認和完成速度。3. 降低單獨質押的門檻,提高小規模質押者的參與可行性。4. 增強系統穩定性。5. 提升以太坊對51%攻擊的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 單時隙確定性和質押民主化當前,以太坊區塊確認需要約15分鍾,且質押門檻爲32 ETH。這是在最大化驗證者數量、最小化最終確認時間和降低節點運營成本三個目標間的折中方案。理想情況下,以太坊希望在保持經濟最終性的同時實現兩個目標:1. 將區塊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一個時隙(12秒或更短)。2. 將質押門檻從32 ETH降至1 ETH。這些改進將爲用戶帶來更高的安全保障和更便捷的體驗,同時也將大幅降低單獨質押的門檻。## 單時隙確定性的實現方案爲了在大規模驗證者參與的情況下實現單時隙確定性,同時不大幅增加節點運營成本,目前有幾種主要方案:1. 改進籤名聚合協議:可能借助ZK-SNARKs技術,實現在單個時隙內處理數百萬驗證者的籤名。2. Orbit委員會機制:通過隨機選取中等規模的委員會負責鏈的最終確定,同時保持較高的攻擊成本。3. 雙層質押機制:設置兩類質押者,高存款要求的質押者直接參與經濟最終性過程,低存款要求的質押者承擔其他職責。每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需要在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和技術復雜度之間權衡。## 單一祕密領袖選舉當前系統中,下一個區塊的提議者是可預知的,這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單一祕密領袖選舉(SSLE)協議通過加密技術爲每個驗證者創建"盲"驗證者ID,並在多個提議者間進行改組和重新盲化,以解決這一問題。然而,實現一個簡單且高效的SSLE協議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保證抗量子性方面。未來可能需要在以太坊協議中引入通用零知識證明機制,以降低SSLE的實現復雜度。## 更快的交易確認進一步縮短交易確認時間(如從12秒減至4秒)將顯著改善用戶體驗並提高DeFi協議效率。實現方法包括:1. 縮短時隙時間至8秒或4秒。2. 允許提議者在單個時隙內發布預確認。然而,縮短時隙時間可能增加驗證者集中化風險,而預確認方法雖能改善平均情況,但無法優化最壞情況。## 抗量子計算威脅面對潛在的量子計算威脅,以太坊需要爲當前依賴橢圓曲線的協議部分開發基於哈希或其他抗量子的替代方案。這凸顯了在權益證明設計中保持保守性假設的重要性。## 結語以太坊權益證明系統的技術演進面臨諸多挑戰。爲應對這些挑戰,單時隙最終確定性、質押民主化、單一祕密領袖選舉、更快的交易確認以及抗量子攻擊方案的開發都是以太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技術升級過程中,以太坊團隊持續探索和創新,權衡不同技術方案,以找到最佳發展路徑,同時提升安全性、性能和去中心化程度。這些努力將爲以太坊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以太坊權益證明2.0:實現單時隙確定性與質押門檻下調
以太坊權益證明機制的未來發展方向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以太坊協議未來發展的文章。這些文章涵蓋了以太坊路線圖的六個關鍵階段,包括合並、浪湧、淨化、邊緣、清理和擴展。本文將重點探討第一階段"合並",分析權益證明機制的潛在改進方向及實現途徑。
Vitalik 認爲,從工作量證明向權益證明的轉變是以太坊歷史上最重要的裏程碑。雖然目前的權益證明系統運行穩定,在性能和去中心化方面表現出色,但仍有改進空間。2023年的路線圖主要聚焦於技術特性的優化和經濟機制的調整,以應對中心化風險。
合並階段的主要目標
實現單時隙確定性(SSF):將區塊最終確認時間從15分鍾縮短至一個時隙內。
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加快交易確認和完成速度。
降低單獨質押的門檻,提高小規模質押者的參與可行性。
增強系統穩定性。
提升以太坊對51%攻擊的抵抗能力和恢復能力。
單時隙確定性和質押民主化
當前,以太坊區塊確認需要約15分鍾,且質押門檻爲32 ETH。這是在最大化驗證者數量、最小化最終確認時間和降低節點運營成本三個目標間的折中方案。
理想情況下,以太坊希望在保持經濟最終性的同時實現兩個目標:
這些改進將爲用戶帶來更高的安全保障和更便捷的體驗,同時也將大幅降低單獨質押的門檻。
單時隙確定性的實現方案
爲了在大規模驗證者參與的情況下實現單時隙確定性,同時不大幅增加節點運營成本,目前有幾種主要方案:
改進籤名聚合協議:可能借助ZK-SNARKs技術,實現在單個時隙內處理數百萬驗證者的籤名。
Orbit委員會機制:通過隨機選取中等規模的委員會負責鏈的最終確定,同時保持較高的攻擊成本。
雙層質押機制:設置兩類質押者,高存款要求的質押者直接參與經濟最終性過程,低存款要求的質押者承擔其他職責。
每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需要在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和技術復雜度之間權衡。
單一祕密領袖選舉
當前系統中,下一個區塊的提議者是可預知的,這可能導致安全漏洞。單一祕密領袖選舉(SSLE)協議通過加密技術爲每個驗證者創建"盲"驗證者ID,並在多個提議者間進行改組和重新盲化,以解決這一問題。
然而,實現一個簡單且高效的SSLE協議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保證抗量子性方面。未來可能需要在以太坊協議中引入通用零知識證明機制,以降低SSLE的實現復雜度。
更快的交易確認
進一步縮短交易確認時間(如從12秒減至4秒)將顯著改善用戶體驗並提高DeFi協議效率。實現方法包括:
然而,縮短時隙時間可能增加驗證者集中化風險,而預確認方法雖能改善平均情況,但無法優化最壞情況。
抗量子計算威脅
面對潛在的量子計算威脅,以太坊需要爲當前依賴橢圓曲線的協議部分開發基於哈希或其他抗量子的替代方案。這凸顯了在權益證明設計中保持保守性假設的重要性。
結語
以太坊權益證明系統的技術演進面臨諸多挑戰。爲應對這些挑戰,單時隙最終確定性、質押民主化、單一祕密領袖選舉、更快的交易確認以及抗量子攻擊方案的開發都是以太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技術升級過程中,以太坊團隊持續探索和創新,權衡不同技術方案,以找到最佳發展路徑,同時提升安全性、性能和去中心化程度。這些努力將爲以太坊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