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香港穩定幣監管新規落地 Web3行業迎來重大機遇
香港《穩定幣條例》詳解:監管框架與行業影響
2025年是穩定幣發展的重要一年。5月21日,香港完成了《穩定幣條例草案》的二讀和三讀程序,獲立法會正式通過。5月29日,《穩定幣條例》正式發布,並將於8月1日生效。這一事件在業內外引發了廣泛關注,人們普遍希望了解這部法案能帶來哪些實際利好,對Web3行業將產生什麼影響,以及如何參與穩定幣相關業務等問題。
本文將重點對香港這部新《條例》進行詳細梳理,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一、香港《穩定幣條例》監管框架解讀
1. 香港監管的是哪種穩定幣?
《條例》明確界定了穩定幣的定義:穩定幣是一種以加密方式保護的數字形式價值,具有以下特徵:
《條例》將監管對象限定爲在香港運營的"指明穩定幣",即法定貨幣掛鉤穩定幣。這類穩定幣完全參考一種或多種官方貨幣、金管局公告指明的計算單位或經濟價值儲存形式,或以上兩種的組合,以維持其穩定價值。
港府選擇以支付功能爲監管重點,因爲法幣穩定幣最有可能被當作"準貨幣"在金融交易市場流通。《條例》明確限制持牌人不得就其發行的指明穩定幣支付利息,減小其被視爲儲蓄類金融產品的可能性。其他非支付用途、幣值不夠穩定的穩定幣種,如算法穩定幣,暫不在此次首輪監管對象之內。
2. 穩定幣的哪些活動受到了限制?
《條例》規定,任何人進行或表明自己進行受規管的穩定幣活動都必須持有牌照。受限活動範圍包括:
此外,《條例》還對以下行爲進行了規管:
總的來看,《條例》重點規管穩定幣的發行、分銷、零售環節,對"要約"、"廣告"等行爲的一系列限制,都是爲了將穩定幣限制在"支付工具"的類別,而不能被包裝成可炒作的投資產品。發行人、平台運營商、錢包服務商等角色均被納入監管體系中。
從管轄權上看,港府不僅規管香港境內發行的穩定幣,也將香港境外錨定港幣的穩定幣發行納入監管。即便發行行爲不發生在香港本地,只要其所發行的穩定幣與港幣掛鉤,就會被視爲具有潛在的本地金融影響力並納入監管。這體現了香港對貨幣主權和金融穩定的高度重視。
3. 如何申請穩定幣牌照?
任何在香港境內發行、管理、分銷指明穩定幣的公司或在香港以外成立爲法團的認可機構,均須向金融管理專員提交正式牌照申請。條例採用統一牌照制度,根據申請人從事的具體業務和風險特徵等,在牌照批出時附加差異化的條件。
申請人需滿足《附表2》所載明的"最低標準",主要包括:
(1) 財政資源要求:繳納不少於2,500萬港幣或等值金額的股本,或持有經金融管理專員批準的等值財政資源。
(2) 儲備資產配置:
(3) 建立贖回機制:向穩定幣持有人提供贖回權利,不得附加過分嚴苛的條件或收取費用。
(4) 適當人選:持牌人的行政總裁、董事、穩定幣經理或控權人須符合要求。
(5) 管理層要求:管理人員需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經驗。
(6) 審慎及風險管理:設置並實施健全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
(7) 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措施。
(8) 業務活動要求:須有專用及足夠的資源進行持牌穩定幣活動。
(9) 信息披露要求:發表白皮書,提供投訴處理及補償機制信息。
(10) 恢復計劃及有秩序縮減規模。
可見,港府對穩定幣牌照申請者維持了高標準和嚴要求。申請機構需認識到這不僅是一紙牌照的申請過程,而是對公司資本實力、合規能力、風控體系的全面考驗。
4. 持牌人有什麼合規義務?
獲得牌照後,持牌人必須履行一系列持續合規義務,主要包括:
(1) 繳納年費:首次牌照費用及每年年費爲113,020港幣。
(2) 公開展示牌照編號:在相關資料及用戶界面上載明牌照編號。
(3) 持續符合最低標準:如無法履行義務,須及時向金融管理專員報告。
(4) 資料變更報告義務:及時上報地址、業務性質、股權結構等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管理專員可依據市場風險變化或監管評估結果,臨時附加、修改發牌條件。
《條例》對持牌人的資金要求較高,更適合資金充裕、資產體量較大的企業從戰略層面進行中長期布局。中型企業在決策前應充分評估可行性與持續性,考慮到長期投入不容小覷。
5. 牌照的注銷、吊銷與暫停機制如何規定?
若持牌人不再符合監管要求,金融管理專員有權:
6. 《條例》對穩定幣使用者有何保障?
《條例》爲穩定幣終端使用者構建了法律保障機制,主要包括:
嚴格規範持牌人宣傳及營銷行爲:禁止未持牌者發布廣告,禁止涉及虛假說明、隱瞞風險、誇大回報等欺騙性陳述。
使用者權益保護機制:要求持牌人具備足夠的儲備資產,支持穩定幣價值;設有審計機制;不得無理由暫停兌付或設置苛刻贖回門檻。
投資者應學會識別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理性參與穩定幣交易與持有行爲。不符合持牌標準的邊緣項目和小衆穩定幣可能面臨市場出清甚至崩盤風險,投資者應高度警惕。
7. 金管局的監管權限有多廣?
金融管理專員在香港的穩定幣監管架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廣泛的監管、調查與直接幹預權限:
金融管理專員可直接進行調查,或指定調查員進行調查。調查員可要求被調查持牌人提供證據、資料或解釋,並可向原訟法庭提出申請。
這表明金管局對穩定幣涵蓋了幾乎全方位的監管權限,具備了"準司法"的調查權,具有高度威懾力和執行力。
二、《穩定幣條例草案》的意義
1. 政策層面的意義
香港通過本地法律確立穩定幣監管體系,實質上是在搶佔"數字鑄幣權",特別是以港元錨定穩定幣的合法地位。這是對傳統貨幣發行權的一種新探索。
2. 對Web3世界的意義
穩定幣在Web3語境中是連接鏈上鏈下、傳統資產和加密資產的關鍵紐帶。穩定幣的制度化正是推動RWA端到端閉環的關鍵。未來它可能貫穿資產的生成、認購、持有到流通交換的全過程。
在使用場景方面,國際貿易仍是穩定幣的最大潛力市場。跨境結算效率、外匯成本、制裁規避等現實問題,正推高企業對鏈上穩定幣工具的需求。
對原生Web3項目而言,最大的影響是被納入可接觸更大規模資產的通道。獲得合規身分意味着可以對接機構投資者、RWA資產、傳統金融系統,參與更高質量、更爆發性的流動性釋放。
3. 人民幣穩定幣是否有可能落地?
香港穩定幣監管的落地爲"人民幣穩定幣"打開了政策想象空間。如果未來能找到合適的RWA標的(如能源、礦產、海外債券等),爲人民幣穩定幣提供穩定的流通載體,其使用邏輯將更加成立。香港可能成爲人民幣穩定幣與國際Web3市場之間的"政策緩衝帶"。
盡管如此,內地市場的穩定幣仍面臨高度復雜的監管挑戰,包括:
因此,大陸短期內還不太可能復制香港的做法,但香港的"試驗田"經驗,未來或可爲更大範圍的數字金融戰略探索提供藍本。
三、結語
隨着《條例》的正式落地,香港在全球穩定幣監管競賽中邁出了關鍵一步。這不僅是本地金融政策的革新,更是對整個Web3生態、RWA乃至全球貨幣格局的一次戰略試探。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全新的制度空間正在打開。在全球數字貨幣政策尚未統一之際,香港已給出清晰路線圖:讓穩定幣合法化、系統化、產業化。這對整個Web3世界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會。